第三百九十六章 祸从天降(2/3)

作品:《平凡的明穿日子

日陆续收到朝廷对老臣动手的消息,即使朱高炽屡屡下旨不准牵连旁人,朱榑又岂会把谕旨放在眼里?

在齐王的授意下,指挥柴直很快罗列出一干叛党,官场中有一点嫌怨者,无不写在名单上,然后顺着本人或亲戚故旧,吹毛求疵的彻夜审讯,据此追寻到本地的富户身上,让有钱人花钱买命。

宁王府,朱榑笑问道:“这上面有个泰安州徐公子,我似乎听说过此人的名字,他家里有做现任官的么?”

指挥柴直恭敬的道:“听说徐公子故世的父亲做过几年都督,几年前就死了,家眷迁到了泰安定居,在山东根基不深亲族不多,家里有的是钱。”

朱榑说道:“既然人家父亲都已经过世多年,该以什么借口拿人?”

柴直嘿笑道:“这个简单,就以徐公子窝藏逆贼为借口,把人弄到青州大牢再说。”

目送心腹远去,朱榑喃喃道:“怎么又是姓徐的?好像徐家没听说过有族人在山东,看来是我多虑了。”

没过几天齐王府发下拘捕叛党的火票,派出王府亲卫前去抓人,又札谕泰安府武官员派衙役协助捉拿。

因事关叛逆,案件急同火,当地官员不敢怠慢。这日徐汶正在家中请朋友们赏玩各色菊花,忽然管家跑来说道:“州里老爷和营里守备爷带着许多人拜访大爷来了。”

徐汶先是愣了下,赶紧一边更衣,一边吩咐预备茶水,又吩咐厨房准备宴席。他人刚走到二门口外,就见十几个武官员昂然走入大门。

守备一眼看见了徐汶,指着他喝令道:“就是他,拿了!”

衙役们冲了上前。二话不说把徐汶的嘴给堵上,上了大锁转身蜂拥而去。可怜徐汶迷迷糊糊的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呢,这一幕把那些朋友和家人们都吓呆了。

此事立时轰动了前后左右,有的友人怕受到牵连,不管不顾的收拾东西匆忙出外避祸,有的友人则派人多方打听到底怎么回事。也有素日吃不上徐家油水的,心里暗暗畅快。

耿氏最近正日夜担心,刚刚收到娘家差点被灭族的信,耿家失了势尽管还有徐家可以指望,但徐汶怎么说都是个平民,犯了王法也得受到惩处,只吓得心胆皆碎,忙差人去州里打听。

晚上家人们赶回来禀报道:“大爷是为窝藏青州叛案里一个姓吴的人。明日就要起解去青州府听审了。”

耿氏急忙问道:“你大爷如今在哪里?”

因一干家人被统统打发去了乡下,这管事温福乃是本地人,不知道老爷太太的底细,说道:“大爷已在监中了,小的们又不敢去问,这还是州里相熟之人透的信儿。”

耿氏险些晕了过去,担心什么来什么,最怕的就是谋逆案和人命官司。搬出本家来又有何用?

腊梅也慌了神,这关口就算派人去京城怕是也来不及了,一旦徐汶当堂认罪那就一切休矣!难道徐灏还能求得陛下下旨赦免不成?

一时间耿氏急的流下泪来。腊梅傻愣愣的站着,大脑一片空白,都被突如其来的大祸给打懵了。

管家说道:“太太哭也无益,不如将大爷素日交厚的朋友,都连夜请来相商,看他们有个救法没有。”

六神无主的耿氏赶紧派人分头去请。腊梅镇定下来写信遣心腹进京。谁知这些友人得知是叛案,一个个吓得半死,一半推说害怕死活不来,一半说不在家,就算街上遇见了,也以有急事为借口闪人,总之一干家人跑到三更时分,一个人都没请来。

到了四更天,总算来了个人,乃是太太王氏的娘家侄子王如玉,和徐汶是嫡亲表兄弟。

这王如玉今年十六岁,父亲自祖父王弼自尽之后,发配辽东的路上郁郁而终,没几年母亲也撒手人寰。

建时期王家被大赦,当时十几岁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平凡的明穿日子 最新章节第三百九十六章 祸从天降,网址:https://www.zuimeng.net/0/33/39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