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六章 钱粮赋税(2/3)

作品:《平凡的明穿日子



“我马上过去。”

徐灏嘱咐几句,当即从内宅出来,到了外书房,就见一身半旧官服的夏元吉背着双手欣赏着字画。

夏元吉祖籍江西德兴,其父亲夏时敏任湘阴教谕时,全家迁居湖南归义。十三岁时夏时敏去世,孤儿寡母生活异常艰难,据说夏元吉一边刻苦读书,一边教蒙以贴补家用,获得了良好声望。

洪武朝清廉有为的官员很多,夏元吉就是其中一位,对于这位生活简朴,廉洁自守的官员,徐灏向来非常敬重,不过他素来不喜和官场打交道,因此往日没什么交情。

徐灏笑道:“正在给祖宗准备三牲祭品,所谓老饕老饕,无福醉饱。”

夏元吉转过身来,深施一礼拱手笑道:“龙生九子,善号曰饕,善食曰餮。你这个典,可是用俗了。”

“俗也是礼,礼多神不怪嘛!”徐灏又说道:“夏大人深夜来访,有何事直说无妨,和徐某间无需客套。”

夏元吉欣然道:“近日收到江南举子建言,言江南浙西水患严重,求请朝廷予以治理。这天下财赋半在江南,天下之水半归吴郡浙西及苏淞诸郡,疏通吴淞江功在社稷,因此夏某想上书御前,请旨亲自前往治理,冒昧前来还望大人莫怪。”

徐灏惊讶的道:“此种事我绝不会反对,何况此乃户部分内之事,焉能横加阻止?莫非朝中有人反对?”

夏元吉笑道:“那倒没有,疏通河流兴修水利非一日之功,或许得召集十数万百姓,想如今江南赋税持续减免,国库空虚,请问大人来年是否要动刀兵?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徐灏恍然,如今大赏靖难功臣,大封亲藩,营造皇陵,增置卫所,各大船厂日以继夜的建造海船,耗费何止千万计?全靠着夏元吉精打细算多方筹措,方使得国用不绌。

经过四年的战乱,现在又是灾害频发的时期。别说徐灏没什么开疆扩土的野心,就算有那也得先休养生息个几年。

徐灏正色道:“大人放心,除了边境小规模的对外反击作战,五军都督府绝不会大规模调动军队北伐,至于陛下那里就不好说了。大抵群臣一致反对的话。圣上应该不会坚持已见。”

“那夏某就放心了。”夏元吉很是满意,他很担心年纪轻轻的君臣二人一心建功立业,为此不惜大动干戈的或北伐或南下。是以今夜前来想好生劝劝徐灏,上一堂经济民生课。

徐灏对夏元吉这个户部大管家很感兴趣,请对方坐下用茶,问道:“请问大人对户部聚财用财有何见解?”

夏元吉说道:“昨日曾上书朝廷,下官认为当务之急是裁冗食,平赋役,严盐法,钱钞之禁,清仓场。广屯种,以给边苏民,且便商贾。”

听到最后一句的便商贾,徐灏顿时眼睛一亮,问道:“不知对禁海有何见解?听闻福建官员如实奏报,临海百姓私载海船交通外国。因而为冦。朝中有大臣认为应继续禁止民间海船下海,对原有海船全部改为平头船,所在地方严加巡查,防其出入。”

夏元吉不赞同的道:“私通外国理应查处,不过下官认为全面禁海非是良策。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,寸板不得入海,无疑要断了万千海民的生路。福建多山少田,此以往百姓生计堪忧,应适当放宽海禁,允许民出海捕鱼。大凡堵不如疏,自古福建泉州等地就有出海经商的传统,眼下朝廷恢复了市舶司,应规劝商贾通过港口照章纳税,另外命水师严查海洋走私。”

徐灏心中惊喜,夏元吉果然不是迂腐不懂变通之人,叹道:“先帝励精图治二十多年,安置流民平衡南北,宽免赋役,对没有土地的赤贫者优免三年,使得民力自苏得以安居。我至今还记得洪武二十六年户部上奏,各地垦田面积大概八百五十五万余顷,粮食储备三千二百七十八万九千八百石,钞四百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平凡的明穿日子 最新章节第三百七十六章 钱粮赋税,网址:https://www.zuimeng.net/0/33/3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