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二章 危机降临(2/3)
作品:《平凡的明穿日子》来辅佐故世的平西王沐英父子屡次平息叛乱,战功赫赫。
为了对付燕王,齐泰举荐何福带领一万云南精锐进京,论功升为都督同知,准备接替盛庸作为大将军攻打燕军。
不过方孝孺不认为何福能取代盛庸,理由是他副将出身又期驻守云南边陲,不熟悉北方。
朱允炆依然不改对心腹重臣的信任,却忘了齐泰的交代,欣然道:“就依卿之建言,封何将军为左都督,率部增兵援助盛庸将军,担任副将。”
方孝孺又建议道:“招抚燕军将领徐灏归顺朝廷,赦免其罪许以侯爵,永镇辽东,则其必不甘人下!命他调辽东军马攻山海关及永平,调德州军马扰北平,燕军根本之地受敌,一定会撤兵归援。待那时,大军齐集追蹑其后,定可一举而破燕兵。”
“徐灏?”朱允炆深深叹了口气,悔不当初和徐灏之间闹僵了。
方孝孺敦促道:“事已垂成,机不可失。”
如此朝廷派遣大理少卿薛岩等人持诏到大名府宣布休兵,由方孝孺起草的圣旨,大意赦免燕王父子及诸将士之罪,使归本国,勿预兵政,仍复王爵,永为藩辅。
因受到了燕京时报的启发,薛岩还随身携带数千张用小黄纸印的宣谕,而此刻的燕京时报早被朱棣给下令查封了,他哪里有容许读书人大肆痛骂人主,指点江山的雅量?反倒是朝廷治下的诸省士林院兴办报纸的潮方兴未艾,对此朱允炆和臣都很是鼓励,被誉为坛盛举。
宣谕秘密散发出去,以使燕军将士都知道朝廷的钦令,不要再追随叛贼。
远在辽东的徐灏叹道:“早一年这么做的话,军心就被瓦解了,现在打了将近三年的仗,仇恨都浓的化不开,眼看着即将推翻朝廷,谁会甘心功败垂成呢?”
对于薛岩此种书呆子,燕王府早就有了成功套路,徐灏能猜到他的结局,那自己的结局呢?
四月十六日,薛岩举着天子诏来到军营,朱棣读罢诏书,冷笑道:“帝王之道,自有弘度,发号施令,昭大信于天下,岂可挟诈,以祖宗基业为戏耶!”
先用王爷的威严压服薛岩等人,看着俯伏身前的官员,朱棣问道:“诏语如是,尔承命之言何如?”
跪在地上的薛岩答道:“但欲殿下释兵,来谢孝陵,则兵可息。”
朱棣冷笑道:“宗藩阽危,祸难不已,社稷深忧,必执奸丑献俘太祖,以谢孝陵,我之愿也。所典之兵,受之皇考,以为护卫,用备不虞。制度已定,难以更改。今欲释兵,是以徒手待缚,此奸臣谬计,欲以欺人,虽三尺童子不为所罔矣。”
说着说着燕王怒了,手指怒目金刚般的将士们,大声道:“可有大丈夫者?”
将士们当即手持刀剑大声斥骂喧哗,纷纷要求砍死薛岩,唬的薛岩等人惶恐无法说话。
见示威的差不多了,朱棣拦住愤怒的将士们,说道:“奸臣不过数人,薛岩乃天子命使,罪不至死。”
就在这众怒环顾之间,薛岩汗流浃背战栗不已,倒也不算是怕死,而是这个场合不本该是他来独自慷慨陈词,舌战群儒嘛?怎么激动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呢?
朱棣心里暗笑,说道:“吾见薛岩等言媚而视远,此来觇我虚实,非求和也,宜耀武以示之。”
当下燕王传令各军集合列队,请朝使检阅。薛岩没法子只得爬起来整理衣冠,振作精神,随着燕王出了大帐。
话说朝廷官吏还真想看看屡战屡胜的燕军究竟如何,登高阅视,只见燕军营寨相连,一望无边,绵亘百余里。
营间戈甲旌旗照耀原野,将士驰射操练,钲鼓宣呼,震天动地。尤其是徐灏所创的神机营,笔挺的新式军服和整齐划一的步伐行进,先不说战斗力,起码论起游行检阅神马的,绝对堪称当今世上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平凡的明穿日子 最新章节第三百五十二章 危机降临,网址:https://www.zuimeng.net/0/33/35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