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 女汉房紫苒(1/3)

作品:《边尘

杨全根的提议,房运多颇为心动。

反正是顺路,此去接应不一定有什么危险,但人多总是底气足些。

昨天,房运多和江信北带着房旭走了一天的路,其中交谈颇多,对江信北的算是有所了解。而且,看杨全根几个人的模样,健壮有力不比江信北逊色。

不过,房运多总算没忘记轻重,江信北过来征询他的意思时候,犹豫一会,看向陆友铎和林焕泽。

林焕泽不仅对江信北有意见,对房运多也没个好印象。

江信北慢吞吞的就不说了,房运多似乎不堪马上劳顿,连带房家另两个伙计总看房运多的脸色,林焕泽自己和陆友铎想快也快不起来。碍于房运多是管家儿子,不好催促。要不,只要稍稍快点,早就和房如松汇合了。此时又要节外生枝,林焕泽心火不由上串。

压住火气,林焕泽道:“运多,现在我们得赶快赶路,虽然是顺路,但谁知道路上要耽搁多久?”

陆友铎接口道:“是啊,信北,不是说不要帮朋友,总得看时候。”

俩人虽然说得在理,但那语气怎么听怎么不舒服。江信北面子上过不去,心头光火,虽不便发作,却激起逆反心理:“运多,我觉得如果是顺手之劳的事情,不妨同行。如果友铎和焕泽觉得不便,可以先走,我们在后面策应,如果我朋友能帮我们,只怕我们此行更加周全。”

陆友铎和林焕泽说的没错,房运多失望之余有些不心甘,问道:“弟兄,是什么事情?我们好下决定。”

对于土匪认知,房运多都是来自道听途说。在瓜坪停留的两天,深受房如松忧虑的影响,对此番前去接应,房运多彷如上战场一般,总有一股子担心受怕。昨天和江信北聊了一路,对江信北颇有好感,也认同江信北的说法。如果真遇上土匪,自己这几个人参合进去,给土匪塞牙缝都不够。还是在接应的时候,确定了消息后,采用策应的方法可靠些。用江信北的说法就是,比如打架,如果总是被动防守,总有疏忽的时候,一旦中招,或许就是致命的一击。如果留有后手,对景的时候,即便不足以制敌于死地,至少可以化解眼前的被动。江信北朋友之事,如果真的是顺手之劳,也耽搁不了多少时间,难说江信北的朋友投李以报,未尝不是件好事。

“算了,也不是什么大事。”拿人饭碗,自然要受人管,杨友宁也不想让江信北为难,而且,村里这事还真不好说要多少时间。说出来,还真有点强人所难的味道。

转头间,杨友宁见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多了几个同村人,不由心眼一动,接着道:“反正顺路,想求你们帮忙带我们一段路就行。”

杨友宁身边几人,听得杨友宁如此说,能省一段路当然是好事,凝神静气,眼瞪瞪地看着对方。

既然是江信北的朋友,房运多乐意帮这个忙,没在意对方的表情。陆友铎和林焕泽有心拒绝,却见那几个乡下佬不乏两三个面相凶恶,没再出言反对。

作为本地人,陆友铎和林焕泽当然知道乡下民彪悍,往往一言不合,便大打出手,可不管有理无理。两人见房运多爽快答应下来,对望一眼,摇摇头,翻身上马,这个时候恶声拒绝,不是明智之举。

杨友宁留下两人继续召集其他同村人,十四人七马脱离人群,便飞奔而去。

此时不用陆友铎和林焕泽担心不快,江信北和杨友宁俩似乎有意较量一下马术,没多久,便把他们甩到后面。

房如松一行,说来也是幸运。

从瓜坪到县城一百多里路,在离瓜坪不到四十里,有个叫盘门的狭弯曲地带,处于山脚,沿路有几个村庄,那也是处在山林之中,距离也有三五里到十数里不等。距离牛塔沟杨再斌的一个营寨直线距离也只有三五里地,因而,来往商客往往在此被打劫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边尘 最新章节第十九章 女汉房紫苒,网址:https://www.zuimeng.net/0/10/22.html